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怎么写(详解上年度工资少计提了怎么办)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规章制度等,按照应付期限和应付金额计提企业的应付薪酬。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时需要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当上年度工资计提不足时,企业需要在新的会计期间中补提。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怎么写(详解上年度工资少计提了怎么办)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包括借方和贷方两部分。借方科目通常为“应付职工薪酬”或“应付工资”,贷方科目为“职工薪酬成本”或“工资成本”,同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的具体下级科目。以具体金额为例,如果需要计提5000元的应付职工薪酬,借方科目为“应付职工薪酬5000”,贷方科目为“职工薪酬成本5000”。

对于上年度工资少计提的情况,企业需要在新的会计期间中对其进行补提。具体操作是将未计提部分的薪酬金额根据与职工的再次约定或者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补计提,补提的会计分录与正常计提流程一致。在会计科目上,可以选择新增的借方科目为“应付职工薪酬补提”或者“应付工资补提”,贷方科目为“职工薪酬成本”或“工资成本”。假设需要补提的金额为2000元,则借方科目为“应付职工薪酬补提2000”,贷方科目为“职工薪酬成本2000”。

应注意的是,在编制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认计提的金额。具体包括计算本期应支付的工资和奖金、按照相关法规和企业规定计提的五险一金以及其他福利费用。同时,应特别关注上述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编制会计分录时应注意选择准确的科目,并根据实际情况核算计提金额。对于上年度工资少计提的情况,企业需要在新的会计期间中进行补提,补提的会计分录与正常计提流程一致。同时,编制会计分录的过程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